孝爱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孝爱文化

中国孝爱文化之乡花落梅李传承示范和弘扬孝爱文化

浏览次数:1506 发布时间:2016-01-31 10:44:37
“中国孝爱文化之乡”花落梅李 传承、示范和弘扬孝爱文化


苏报讯(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)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日前发文命名常熟市梅李镇为“中国孝爱文化之乡”。据了解,这是目前全国首个“孝爱文化之乡”。


梅李镇在全力发展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同时,以“孝爱文化”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全镇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准,全社会形成了“孝爱、感恩、正义、正气”的良好氛围,2010年9月,梅李镇被授予“江苏省孝爱文化之乡”称号。


梅李镇孝爱文化源远流长。东汉、三国时期,梅李先后涌现了古代二十四孝中有名的三大孝子:黄香(扇枕温衾)、丁兰(刻木事亲)和孟宗(哭竹生笋),并有黄香墓、孟宗堂、丁兰堂、孝子泉等遗迹。《三字经》中“香九龄,能温席,孝于亲,所当执”之句讲的就是黄香,黄香的故事就发生在梅李。 后来,梅李镇又涌现出千里寻父的方焕先,割股和药治母疾的温文毅、为母温衾吮毒的吴长生等十多人。


对父母的孝是真爱,对国家的爱是忠孝。1938年5月,中共常熟县委在梅李重建,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一大队在梅李镇塘桥成立,朱英、徐政等成立武装工作队,苏南苏常昆太地区革命领导人李建模、任天石、薛惠民等50多名梅李子弟为民族解放、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。


孝爱文化在梅李镇蔚然成风。赵市村的唐静宝,忍住两个亲生儿女先后夭折的巨大悲痛,辞去工作在家照顾瞎眼的婆婆33年。14岁的薛馥华虽然是被抱养的,但为了照顾身患进行性肌肉萎缩症的养父薛建文,五六岁时就学会了洗衣服、做饭,稚嫩肩膀扛起了照顾父亲和做家务的重任。天字村吴淑英不辞辛劳多年照顾伤病公婆,珍门社区朱新云服侍瘫痪在床10年之久的父亲,珍北村村民殷健26年如一日服侍瘫痪母亲,瞿巷村王建华24年里无微不至照顾患病岳父等。


梅李镇蓬勃开展全民参与的“孝爱梅李”、“学孝星·选孝星·当孝星”等系列孝爱文化主题活动,举办孝星事迹报告会、组建成立孝爱志愿者服务团等一系列丰富有益的活动,先后表彰了十大孝星、十佳好婆媳、百户孝爱和谐家庭和孝爱文化小使者。在广泛弘扬孝爱传统美德的同时,梅李镇上下形成了孝爱、感恩、邻里守望相助的和谐氛围。2010年12月,“孝爱梅李”活动被评为江苏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案例。2011年“孝爱梅李”活动入选中央文明委“百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”。十大孝星之一的薛馥华获全国年龄最小的“全国孝亲敬老之星”称号,并入选2011年8月“中国好人榜”。最近,薛馥华入选江苏省首届“百名美德少年”。梅李镇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(母亲节)定为梅李镇“孝爱日”。


本着“亲民、安民、乐民、惠民”理念,梅李镇将孝爱文化潜移默化地贯穿融入到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之中,投数亿元新建、迁建、改造了所有中小学校,投入近4000万元建造了全省一流的颐年苑,全镇五保老人全部由政府供养,投5000多万元迁建了中心卫生院,提升了全镇医疗服务水平。投入近千万元建成了占地115亩、5.2万穴的思亲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