殡葬礼仪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殡葬礼仪

丧礼------送丧

浏览次数:4314 发布时间:2020-01-03 10:36:00

丧礼------送丧

--来自<朝阳陵园资料库>

 

丧礼的前述一系列仪程以后,渐近尾声下葬了。出殡之前,先要辞灵。其步骤是首先装“馅食罐”,就是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到瓷罐里,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,最后埋在棺材的前头。接下来就是“扫材”,即把棺材头抬起,孝子放几个铜钱在棺下,然后用新笤帚、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,倒在炕席底下,稚“扫材起棺”,取“捎财起官”的意思。最岳,大家举哀,钉好棺盖。  

 起杠的时刻即将到来,送葬的队伍就要做好一切准备。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,次子抱灵牌,次子以下的孝属们都持裹着白纸穗的“哭丧棒”,大儿媳妇抱“馅食罐”。等这一切准备妥当,就要起杠了。伴随起杠的还有两个仪注。一个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,里边的荞麦皮和枕头套一起烧掉。另一个仪注是“摔盆”,即把灵前祭奠烧纸用的瓦盆摔碎。这盆叫“阴阳盆”,俗称“丧盆子”,也叫“吉祥盆”。摔盆的应该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,即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。如果无儿无孙,由别人来摔盆,这一仪俗就要把摔盆者和死者的关系陡然拉近,确立起财产继承关系来。摔盆讲究一次摔破,越碎越好。俗说这盆是死者的锅,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。瓦盆一摔,就如一声号令,杠夫迅速起杠,摔盆者扛起引魂幡,驾灵而走。  

 关于具体的出殡行列,贫富相差极为悬殊,有的绵亘数公里之长,有的不足二三十米长。一般的都要包括鼓乐、松活、纸活、花圈、挽联、执事、僧道、孝属、执绋亲友、灵棺以及送殡的车轿。这里举清代汉族出殡行列一例,以见其状貌:  

 (1)开道锣,走在最前边开路;  

 (2)纸糊的“引路王”一对:“打道鬼”一个,各高一两丈,身披铠甲,头如斗,戴盔,作金刚怒目状,脚下装有木轮,可以推着走:  

 (3)铭旌,是一种幡形的长亭,中间用红绸金字写死者官衔、历史、生平事迹;  

 (4)香幢、筒幢,四对、八对、十二对不等;  

(5)金执事,即金卧瓜、金立瓜、金钺斧、金天镫、金拳、金掌、金兵符:  

 (6)清道、飞虎、飞龙、飞凤、飞熊、飞豹、飞鱼、飞鳌、粉棍、格漏、鸣锣等不同图案的大旗,共十一对:  

 (7)五堂半或三堂半执事:

 (8)四人抬影亭一座,内悬死者放大影像:  

 (9)四人抬引魂桥一乘,内供死者牌位;  

 (10)影亭、魂轿之间用三把红缎绣花大伞隔开,称“座伞”:  

 (11)官鼓大乐一班:  

 (12)清音锣鼓九名,二人抬一小鼓,四人吹笛,一人打小锣,一人手打皮鼓指挥;  

 (13)(喇嘛)、道(道士)、禅(和尚);  

 (14)孝子、孝孙;  

 (15)大杠;  

 (16)“后拥”,即将若干干戈钺斧执事用黄条子连系成一排,由人举着;

 (17)送殡的车马、轿子。  

 民间送丧则如《司马氏书仪》:柩行,自方相等皆前导。主人以下,男女皆哭着步行。   尊长则乘车马随在其后,再后面又依次是无服之亲、宾客,也都乘坐车马跟在后面。送丧堪称丧葬礼俗之壮举,送丧队伍素而壮观,悲且热闹,虽不及迎亲红火,也不乏气派;贝不像红喜事喜气洋洋,却“仙气”弥漫。  

 送丧场面的宏阔,显示着丧家财力力的雄厚。以浙江宁波人家送丧为例,大户人家在灵柩上盖一条红毡,小户人家则盖红被面。二人抬棺的称为“独龙杠”。柩上罩一蓝佑方顶床帐,四角扎以白花球,顶上立一纸扎白鹞,谓之“独鹤朝天”;官宦之家,坚有五只白鹤,称“五鹤朝天”。十六人抬的,则前仲龙首,后露龙尾,故在常熟都称“龙头杠”。送丧队伍中,走在最前面的是撑灵幡。灵幡是给亡灵招魂引路的,因此这幡又叫招魂幡或引路幡。幡用长条纸,下剪成鱼尾形,上面写着亡灵名字,男性就写“仙逝大硕德公讳XX老大入之灵”,女性就将其中的“硕”改为“懿”,“公”改为“母”,“大”改为“孺”。

  撑灵幡的多是戴孝的孙子、侄子等幼辈。紧跟着撑幡的是打开山锣撤路钱的。开山锣中央凸出成鼓状,声音低沉、凄凉。打锣的打一下锣撤一张纸钱。据说这钱是供买路的。把亡魂招引上了路,撒了买路钱,回来便不受阻了。再接着是吹鼓手。他们奏出的乐调,很能渲染气氛,感人心曲。丧家财力雄厚的,往往请几部吹打,显示哀荣。再次是扛祭幛、挽联、花圈的,这也显示着出丧排场的规格。随后是抬灵桌的。灵桌是经精心扎过的,上面放着灵牌或遗像,并供上各种祭品。紧接着的是孝眷中的孝女孝媳,她们姗姗举步,堵在灵柩前面。   有她们的制约,八仙行进的速度自然就迟缓了。行列中扶着灵柩哀哀哭丧的足孝子,孝子披麻戴孝,手拄龙棍,有的乡俗还要求孝子打赤脚,就是下雪天亦如此,决不能穿鞋袜,以表示孝子对死去的长辈一片赤诚之心。跟在灵柩后面的是披白戴孝的血亲、朋亲。场面大的,灵柩后拖着两匹自布。他们走在拖丧布中间,远远望去,一路都是雪白的。

  幡儿,是古代招魂的旗帜,故称“引魂幡”。出殡时例由长子打幡儿,父死以左手打着;母死以右手打着。如果长子殁于父、母之先,次子无权打幡儿,却由承重孙代之。如果亡人既无儿,又无孙,可由继承死者遗产的亲属(如侄子、外甥)或义子代之。丧事的所谓“承重”,幡儿就是“重”的标志,人死后,灵前没个打幡的,人们都认为这是憾事,无人当大事,结果不圆满,显得冷冷清清,不体面。除幡儿外,送丧队伍中还有牌儿、棍儿、盆儿、罐儿,谓之“出丧五大件”。牌儿,全称应为“灵牌”,是灵柩入土之前供奉的临时纸制灵牌。它不同于祠堂里常年供奉的木质“主牌”,此乃是由冥衣铺糊出来的小型灵龛。仅高一尺许,讲究的就像小型那样,宫殿顶,前出廊柱,雕栏彩绘,下边糊成汉白玉的须或虎皮石的立座,亦由僧人题上亡人名讳。按规矩,都用一纱蒙起来。出丧时,由次子捧着,谓之“抱牌儿”。棍儿,实际上是“棒儿”,即俗语说的“哭丧捧”。这是从古代孝子唇丧守制时用的杖演化而来的。古代丧礼,父死用竹杖,母死用铜杖,上圆下方,其长度皆与胸齐,谓“孝子哀甚,柱杖以支其身”。后来,逐渐被简化,仅用秫秸裹上剪穗的白纸,其长度不及二尺,仅是个象征性的东西。出殡时,自三子以下的男孝眷,均平持此俸。亦男左女右。

  盆儿,名“吉祥盆”、“阴阳盆”。民间俗称“丧盆子”。按民间习俗,出丧之时的起灵仪式中,先由主丧孝子在灵柩前摔破瓦盆一只,此在前面已有详述。

  罐儿,即“焰食”罐子,正名“宝瓶”。是个带釉的小瓦罐,上下略窄,中间稍粗,直径二寸许,全高半尺许。伴宿之辞(出丧前夜),辞灵时,例由死者的儿子、儿妇、女儿以及外姆亲友用一双新筷子或秫秸杆轮流搛祭食于罐,以红绸扎之。送丧时,由大儿媳妇抱着,谓之“抱罐儿”。如长子不在,又无长子之妻的,凡由承重孙打幡的,例由承重孙媳妇抱罐儿。此外,还有其它变例,如有的让死者的原配夫人抱罐儿。据说,19166月袁世凯死后,送丧时,就是由他的大老婆给抱的罐儿。

  传统丧礼出殡的路上,也还有几项仪注,比如扬纸钱、摆茶桌、路祭。据说扬纸钱之俗始于晚清。纸钱即用白纸砸成的“铜”钱,出殡时由专人在孝子前头扬撒。起杠、遇有路祭时以及经过十字路口、河沿、桥梁、井台、祠庙、城门以及下葬时,都要把纸钱高高扬起。旧时北京的大殡有专门的扬钱者;简单些的则由打发“外祟”的人代劳--旧时无论大小殡仪,都雇一个人挎着放有烧纸、冥钞的筐子,手里拿着香火,逢过十字路口、井台、桐庙等处点纸,打发“外祟”。  

 茶桌和路祭棚多是丧家的亲朋等摆设,意在表示哀悼和慰问。茶桌供孝子和亲友们饮水,一般是得知丧家出殡日期和所经之路,届时摆出茶桌,设茶壶、茶碗、茶盘。等灵柩走近的时候,端给孝子,孝子无论喝与不喝,都要跪下叩谢,路祭则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话设供桌或祭棚,祭奠亡灵。到达墓地以后,先将墓坑再次整理,把随葬的馅饭罐、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的龛内,扫去脚印,然后将棺木徐徐放下,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,填土埋葬。填土先由孝子进行,他们排成一行,沿着墓边,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撤向墓坑和墓外,转一圈为止,俗称“圆坟”,接着才用锹填土。墓坑填满后,要堆坟丘,然后用抬棺的杠子将坟丘滚圆。向南的一面要垒墓门,以后人们祭扫上坟,纸钱都在墓门口烧化,带来的祭品也放在此处。有些地方的风俗则是立墓碑,写明死者的姓名、身份等。引魂幡也要栽在墓中。   接下来是将带到墓地来的纸制明器烧掉。这些纸制明器也叫作“冥器”,俗称“社火”、“纸货”。它是上古随葬实物的变异,从宋代开始流行。其中有仿实物面造的,如盘盏碗碟、衣服鞋帽、被褥枕头、桌椅床铺、车马鞍鞯乃至书童婢女、住宅院落,也有想象中:象征性物品如聚宝盆、摇钱树等。随葬品是随同遗体一起埋入墓坑的,纸制明器则在下葬后烧掉,表示已经让死者带走了。满族此俗称“烧饭”。清朝清太宗曾经规定:“和硕亲王以下,牛录章京以上卒,只许烧夏衣、春秋衣、冬衣各三件;平民只许各烧一件”。故此,一般平民只是焚烧枕头内的荞麦皮、谷物和纸制的祭奠品。